近日,支付宝发布公告:自3月26日起,通过支付宝给信用卡还款将收取服务费。根据收费方案,支付宝将提供每人每月2000元的免费额度。2000元以内可以免费,超出2000元的部分,按照0.1%收取服务费。
对此,支付宝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信用卡还款的服务规则,主要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
而在支付宝此次宣布信用卡还款收费之前,行业内另一个巨头,微信支付在去年就已经两度调整信用卡还款收费的标准。第一次规定还款超出5000元的部分,收取0.1%的手续费,低于5000部分仍然免费;第二次则取消额度限制,从2018年8月1日所有还款均需要收取0.1%的手续费。
后“断直连”时代来了?
从免费到收费,想必会引起部分用户的不满,特别是那些每个月信用卡流水较大用户而言。收取服务费之后,很多人每个月又会多出一笔并不算小的额外支出。而微信和支付宝口中的成本压力,实际上是来自于此前央行的“断直连”规定。
2017年1月,央行为了解决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关联关系复杂且透明度低等问题,发布了《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17年4月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前直连银行的模式不复存在,而是需要接入网联或银联。
此举也就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被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同时,其对于备付金的沉淀资金使用受到限制,从而无法利用其所产生的利息等收入来补贴信用卡业务。这部分成本,也正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提到的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
在两大支付巨头告别免费时代之后,目前包括银联云闪付和京东支付等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仍能免费提供信用卡还款服务。当然用户通过各大银行的网银和手机银行还款依然免手续费,能够实现免费跨行还款。这样的“差别”也让外界一些声音认为,这或许是其他保持免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争夺用户和市场的好时机。
其实,在去年微信宣布信用卡还款收费,甚至更早先零钱提现收费时就曾有过这样的声音。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被两大巨头深度绑定的用户并没有那么容易“脱坑”。面对手续费,绝大用户依然会选择留守。对此,懂懂笔记与一些用户进行了交流,对于千分之一的手续费,他们都表示还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使用原来的还款方式。因为相对云闪付或银行App,支付宝和微信的生态足够丰富,使用更方便一些,犯不上因为0.1%手续费再去安装其他支付应用。
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任何服务模式通过收费用于提高服务能力,才是最健康的发展之路,对于这一点阿里和腾讯等巨头比谁都清楚。对此,有资深电商行业专家对懂懂笔记表示:“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所有互联网企业都一样,之前长时间的免费甚至补贴,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用户同时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而随着微信和支付宝的体量已经成长到现在这样一个相对稳固的量级(二者目前都是活跃用户破10亿的超级App),加之相关成本的提高,它们的综合成本也要高于其他相对小众的竞争对手。”
该人士强调,对于阿里和腾讯而言,继续维持大规模的市场补贴显然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市场价值,而逐步采取分阶段的收费模式,也是正常的发展趋势。“如果现在京东支付也拥有支付宝或者微信这样的体量,它大概率也会收费的。而从支付行业本身来看,收费是向正常商业逻辑的回归,因为提供优质的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这才是正常的健康发展逻辑。”
互联网正在告别免费时代
从此次支付宝信用卡还款收费的新闻中,除了可以看到移动支付市场的变化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国内的互联网服务正在加快告别免费时代。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移动支付市场,而是网络视频、音乐、O2O、阅读等几乎所有互联网业务都在呈现相应趋势。
这其中,内容收费模式更是几乎成为业界共识。以爱奇艺为例,根据其最新财报显示,爱奇艺的订阅会员规模达到8740万,付费会员占比达到98.5%。爱奇艺全年净增订阅会员3660万,订阅会员规模同比增长72%。单季会员服务营收达到32亿元,超越曾经的营收大头广告业务,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特别是在整个社会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用户消费观念开始发生改变的同时,收费模式不仅能够为平台带来更多的营收,还能间接地增加用户粘性。以O2O领域的饿了么为例,此前饿了么超级会员负责人曾对懂懂笔记表示:“超级会员的消费频次要比非会员高很多,平均每个月会多点5到7个订单,客单价也比非会员高不少,留存率和活跃度也很高。”
互联网行业不可能存在永久免费的模式,毕竟谁也不可能用爱发电。而在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巨头都在疯狂烧钱聚拢用户,在高额的补贴下,很多用户已经形成了免费的潜意识。但归根结底,免费甚至倒贴都只是企业在发展初期或者某个特定阶段获取流量的手段。
如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宣布信用卡还款收费引来的一些吐槽,其实和当初滴滴降低补贴,导致用户坐网约车价格上涨招来吐槽一样。并不是收费不合理,而是用户享受补贴成了习惯之后,就会潜意识的认为免费或者低价是正常的。如何让用户平稳的接受价格波动,也是考验所有互联网企业的一大难题。就像今年春节期间诸多企业的红包大战,包括在央视春晚铺天盖地大撒“红包“,即便所有用户都“不辞辛苦”下载了各种应用,但抢完红包后又有几个用户留下来了?
对此,相关电商行业专家对懂懂笔记表示:“在一个拥有充分竞争的市场内,企业最终收费与否还要取决于——其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是否值得用户掏钱,好的服务理应收费。未来通过大额补贴来获取用户的形式会依然存在,但烧钱换用户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积攒足够的用户,从而走上用服务换收益的健康道路。”
因此,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行业巨头,最优先考虑的都应该是如何做好产品,这个商业本质似乎一度在我们的互联网行业消失无踪。微信和支付宝今天有这个收费的底气,源自于庞大的体量和足够高的用户忠诚度,而这种体量和忠诚度的背后,恰恰来自用户体验的良好感受。后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真理是:只有用好的产品、技术、服务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付费,才能让自己的故事长久地讲下去。